莆田特色民俗节日

莆田特色民俗「砂花迎神」

「砂花迎神」是福建省莆田市壶山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也是闽台玉皇文化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传统民俗活动。莆田壶山祥云殿每年正月初九日玉皇神诞庙会丰富多彩,而午夜烧头香「砂花迎神」场面尤为壮观,凸显传统民俗文化鲜明特色。 新度镇锦墩村元宵节一年一度的「砂花迎神」上演,别具一格的铁树银花让人叹为观止。「砂花迎神」是植根在新度镇锦墩村的一手民间绝活,大型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久负盛名,于2011年11月被评为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砂花迎神」,肉眼可见的浪漫!锦墩村「砂花迎神」,用来表达广大信众祈求上天庇佑,纳福迎祥、保境平安的传统观念、朴素心理和善良企愿。它的形成应该与旧时锦墩村村民多以打铁铸鼎为业相关。「砂花迎神」需用火炉一座,风箱一台,碎铁或生铁百余公斤,毛竹宽片多片,木制炸花槌多支,木炭或焦炭等若干。先投入炭火,鼓足风力,在炉上将生铁或碎铁片融化成铁水,再将铁水舀起,倾于竹片内,用木槌击打,泼向围粗、叶茂、高大的荔枝或龙眼树,树杈枝叶间,铁水互相碰击,火花四溅,飞花如雪,创造出真正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甚至是烟花焰火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自叹弗如。而神奇的是经过「砂花迎神」抛洒的果树不仅毫无损伤,还有除虫的效果,次年还能更加丰收。“溶铁作水水生金,泼向庭树尽银花。玉皇今夜醉眼看,也向人间羡繁华。”「砂花迎神」既“娱神”又“娱人”保留了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民艺创造。极具群众性与观赏性。

0 评论

莆田特色习俗「莆田元宵节」

在这里,元宵节不只是一天; 在这里,元宵节不只是赏花灯、吃汤圆;在这里,元宵可以热热闹闹地从正月初三过到正月廿九才结束;在这里,节到元宵兴倍生,普天人共乐升平;有楼紫陌繁华盛,灯火辉煌不夜城;在这里,歌舞声中灯满楼;欲住欲行归去晚,春宵都是醉人游; 这里,就是福建莆田的元宵节,号称「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 据悉,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正月初三延续至二月初二龙抬头,以时间来说堪称是最长「过年」,也是民俗活动种类多、最热闹和参与人数众多的元宵佳节。 从古至今,莆田人借由元宵节各乡镇村里的闹民俗活动,结亲访友,结伴走亲,让以往农业社会交通不便的民众有机会交流往来,莆仙元宵文化因此融入生活中,也让人们世世代代传承和记住文化的乡愁。 莆田元宵节民俗活动,根据规格大小,它可分为「元宵」和「总元宵」,前者即各境居民抬出神祇绕境出游,等各自忙活完毕,再联合起来「大闹」一次,就是「总元宵」。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示出莆仙文化的深厚与多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俗文化,期间伴随有菩萨巡游,妈祖巡安布福、车鼓队、僮身舞、摆棕轿、皂隶舞,打砂花、爬刀梯、打铁球、万人游灯、板凳龙圈灯、冲花、抬轿冲海,点烛山、蔗塔、红桔塔、跑廿六等民俗活动。 莆田人闹元宵主要以菩萨巡游为主:古时候,这里的每个村都建有一个社,供奉的「社公」被称为「尊主明王」;而每个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则叫做「境」,各境亦有着各自的「守护神」。 据说,自明永乐年倭寇进犯平海,到名将戚继光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莆田100多年屡遭倭患;所以,莆田地区如此长、如此丰富的元宵形式,还有一说是与长期抗倭有关。 这个村有最无畏勇猛的「摆棕轿」,俗称跳傩火,是鼓励大家更勇敢一些;而那个村「菩萨爬高梯」,俗称爬刀梯,则是先前抗倭望风的遗留,这些都展示了莆田人民不畏强匪、抗御外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莆田元宵「跳傩火」是莆田本地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习俗,但同为「跳傩火」却形式不一,有的地方是跳枯草堆,有的地方是绕火跑,有的是踩木块等,这也让很多外地来的游客惊讶不已。 砂花迎神 砂花引神被称作莆田当地有名的元宵民俗活动之一,「砂花迎神」,「花」和「发」谐音,「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活动位于莆田新度镇锦墩村,从古时起,锦墩村就是“铸造之乡”,锦墩村打砂花的技艺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壶山砂花”作为一种隆重的“迎神”仪式,当夜会在当地宫观祥云殿前的广场上表演。“砂花迎神”习俗是将铁水倾于竹片内,用木槌击打,泼向干粗、叶茂、高大的荔枝树或龙眼树上,在雨夜中划出一道金黄的弧线,溅起万朵金花,“火树金花”的壮美场景引得在场观众连连惊呼,经砂花抛撒的老树,不仅枝叶无损,还有除虫的好处。 桔塔祭梅妃 万斤红桔制作成15座“红桔塔”,是江东村民祭祀大唐梅妃的果龛。正月初七,将红桔分送家家户户,寓意送“吉”到家。 皂隶舞 皂隶舞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民俗舞蹈,俗称“乡人傩”。“皂隶舞”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我国古代驱邪除妖的民间舞蹈。“皂隶”顶插五色纸丝花,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有红、蓝、青、黑等颜色。手执竹仗,穿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托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表演动作简练,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其中横向流动的线条较多,有节奏干练、动作刚烈、粗狂威武等特点。这种“开道”群舞,动作威武整齐,加上“威乎乎”的呐喊和喇叭声、大锣的敲击,有庄严肃穆的威赫气势。   万人游灯 农历正月十五晚,一年一度的仙游枫亭元宵游灯活动迎来最高潮,来自枫亭镇兰友社区等地的万人游灯队伍,走上街头村道闹元宵。枫亭游灯活动将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七结束,每年的元宵盛会都会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当晚,在枫亭镇街头,锣鼓喧天,爆竹声声,市民夹道迎接游灯队伍的到来,随着礼炮三响,呜锣清道,大红灯、手提灯、宫花灯五光十色,争奇斗艳,蜈蚣灯、松树灯、宝伞灯、水族灯、莲花灯、花篮灯、蝴蝶灯、鸽子灯、蜻蜓灯、凤凰灯、菜头灯千奇百态,各领风骚。“百戏彩架灯”更是枫亭元宵游灯独有的特色艺术精品,它融入了杂技艺术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各类小戏、小品等文艺表演,让观众目不暇接。 以上列举只是莆田元宵的个例,其实,在莆田过元宵的习俗比这个要多得多。俗话说,福建吃元宵节,莆田吃福建,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就算是莆田的人,也不可能对邻乡的元宵节了如指掌,毕竟,每一个村子的风俗都不相同。如果你对莆田元宵节等习俗感兴趣,那不妨来这座历史名城游玩一番,来感受它的魅力吧!

0 评论

莆田特色民俗「做牙」

“做牙”又称“祭牙”,是莆田众多民俗之一。莆田的每一个民俗都承载着勤劳智慧莆田人民的奋斗历史和美好愿望。莆田古称兴化府,又名兴安州,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簪缨相继,科甲联芳,人才辈出,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誉称。1. “做牙”的历史典故:莆田人对做牙民俗比较共识的由来是: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米商,他经营方式与众不同。多数商人是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的经营方式是薄利多销,生意不成仁义在,信奉“得财有道”的道理。每次他卖给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钱,仅用小指头上的长指甲在已售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为营利。他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一下子“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在当地十里八乡炸开了锅。此后,来找他买米的商人、客人络绎不绝,商铺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陈米牙这种“用指甲装米”的营利方式,为他今后做大做强米行这一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每次仅获取一点微薄的利润,但是向他买米的人多,自然量就大了,且老少无欺,在当地传为佳话。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善举,举行祭祀陈米牙仪式,简称为“做牙”。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定为做牙日,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 2. 莆田人如何过“头牙”和“尾牙”:所谓“头牙”就是每年第一次“做牙”祭拜土地公公。头牙过完,莆田人家的闹元宵将陆续结束,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人们在这一天进行很多的庆祝、祭祀活动。莆仙方言称之为“拜拜”。相传,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公的生日。这一天,莆田人会细心准备一系列供品祭拜,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祭拜完土地公,街坊亲友们会分享供品,讨个好彩头,还会大设“头牙宴”团团圆圆过“头牙”。莆田人的头牙宴一般以本土菜色为主。按照俗例,莆田每月逢农历初二、十六,商家都要备礼祭神“做牙”。由于正月没有“做牙”,二月初二便是传统的“头牙”。当天,很多莆仙人家里会摆上很多丰盛的祭品祀福、祀神,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财丁兴旺。也会大设头牙宴,宴请亲人同事,其重视程度可与春节、元宵比肩。春节、元宵过后的第一个初一,是农历二月初一,民间称为“二月朔”。莆仙一些农村,人们赶在“二月二”前一天过节,各里社举行迎神活动。但莆仙大多地区都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既过“二月二”又做“头牙”。这一天,都要合家聚餐,以示一年的劳作或农事活动的开始。所谓“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故得名,做尾牙为腊月十六日。这日各行业主略备酒菜,供奉神明“土地公”(大名叫“福德正神”)亦一饱百家口福。礼毕,又在各家门口供家常便饭以祭“地基主”(房舍衔在地上的地神)。莆田民俗“尾牙节”,较为隆重,有过小年之称。莆田人过“尾牙节”是有讲究的,祭祀用的香、纸、烛必不能少,供桌上水果、肉类、面食也必须齐全,商人尤其重视,莆商也正是秉承陈米牙这种诚信的精神成就事业,很多大老板邀请亲朋好友和员工一起吃牙宴。“做牙”的时候要在门前,摆上果品、酒菜,比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各种肉类,还有虾类等。还有些家庭喜欢简单点,只用干品,比如苹果、梨、香蕉、茶酒、还有肉包、饼干等各种糕点作为祭品。接着就开始烧香、烧贡银、银纸等。就是一求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二求在外工作的亲人身体健康、一帆风顺,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三求子女能够有好姻缘、能够幸福一辈子;四求“六畜兴旺”(猪、羊、鸡、鸭、猫、狗等)。再则也是想希望通过这个节俗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莆田的“做牙”不仅是莆田人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0 评论

莆田特色节日「做大岁」

做大岁,又称过大年。是福建省莆田市当地民间节日风俗之一,即每年春节正月初四、初五(仙游),跟大年三十、初一一样重新来过年。“做大岁”的习俗分布于莆田市内全境和与莆田比邻的福清新厝、泉港界山等流行莆仙方言的乡村。唯有仙游县游洋镇吴宅村人在正月不做“大岁”,这是因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当时任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壮烈牺牲,乡里人为了纪念他,把正月初五定为悼亡日,年年举行祭奠英灵的仪式。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莆田的这个特殊的过年风俗是有历史来源的。莆田市(兴化府)直辖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称为兴化。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抗倭英雄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的莆田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倭营六十多座,歼敌四千多,铲除倭寇大本营,从此倭患基本平定。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平倭之后,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继光,1998年,戚继光纪念馆编入《福建年鉴》。光饼的传说也就是中国民间对戚继光的纪念。莆田人民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中国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补过一次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遭到倭寇侵害的还有江苏兴化,据说当时倭寇接到上头命令进犯兴化,但没搞清楚是哪个兴化,就同时进行侵犯。江苏兴化却没有“做大岁”的习俗。所以莆田的“做大岁”这个风俗可以说是全国独有。莆仙“做大岁”在450多年间形式了约定俗成的习俗,而“做大岁”是一个神圣节日,家家户户看得比过大年还重要。“做大岁”时,村里往往由具有威望的长者组织莆仙戏演出、十音八乐等文娱活动。以前在仙游县度尾峰还流行模仿当年抗倭时的藤牌舞。许多地方在“做大岁”时,都要组织村民到戚公祠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缅怀戚继光大军收复失地的功绩。莆仙“做大岁”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凡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国工作生活的莆仙人,也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乡“做大岁”。近年来,因交通便捷,不少台、港同胞和莆仙籍华侨也纷纷赶在正月初回故乡参加“做大岁”。莆仙“做大岁”的习俗具体鲜明的地方物色、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这一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抗争精神、和谐精神和教育精神。从其内容分析,“初二不登门”、“初三祝寿日”、“初四或初五做大岁”,年年重温历史,教育子孙后代要珍惜幸福,热爱和平,不忘保家卫国。

0 评论

中国之莆田

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荔城”“莆阳”“兴安”“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居福建省沿海中部,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陆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 中国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莆田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鞋服产业和美食而闻名于世。莆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1年,当时它是闽越国的首府。在随后的数百年里,莆田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交流。这段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妈祖文化。 莆田的妈祖信仰源远流长,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来纪念妈祖。庙会通常在农历三月廿三日举行,吸引了大批游客和信徒前来参与。庙会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仪式,表达对妈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庙会还有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如舞狮、舞龙、龙舟比赛等,为游客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莆田鞋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高品质而闻名于世。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莆田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是中国鞋服产业的重要基地。它们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时尚的设计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鞋服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品质和舒适的穿着体验。无论是运动鞋、休闲鞋还是服装,莆田的鞋服都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当提到莆田,不能不提到它丰富多样的美食。莆田的美食口味鲜美独特,莆田的特色美食包括莆田卤面、炝肉、炝蛏、求生煎包、兴化荔枝肉、莆田泗粉、西天尾扁食、兴化焖豆腐、豆浆炒米粉、葱油饼、海蛎饼,麦煎、紫菜焖饭、卤羊脖等。这些美食吸引了许多吃货和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总之,莆田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高品质鞋服定制产业和特色美食的城市。无论您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还是想品尝美味佳肴,或者想定做个性化的鞋服,中国莆田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0 评论